金太阳教育权威发布 2008年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比(大纲版)

[ 2008-03-08 19:32:26 pm | 作者: liangkuai ]
uploads/200803/16_225318_a.jpg

点这里下载金太阳教育权威发布 2008年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比(大纲版)
2008年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比
语文(大纲版)

“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形式”一字未改。
“考试内容”有微小调整。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一、在“识记”要求中,去掉了“常用字的字音”中的“常用字”和“常用汉字的字形”中的“常用”,表明字音、字形的考查范围有所扩大。
二、在“表达应用”要求中,⑥⑦两点调换顺序,即将原第⑥点改为第⑦点,并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三个要素。和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相应内容完全一致。表明2008年高考语文命题在内容上,会和新课标高考融合,会涉及相应的新课程标准方面的能力要求。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三、在“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识记”要求中,将中外作家合并为一点来表述,“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内容没有增减。
四、新的作文评分标准实行错别字单列扣分,每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这比以往的要求严格了很多,这个要求有可能取代语言基础题中的字形题。
预计,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在阅读鉴赏试题及语言运用试题中可能会加强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能力要求考查。这是2008年新考试大纲(语文)透露出的最重要的信息。


2008年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比
数学(大纲版)


数学考纲与去年相比,总体保持平稳,要求学生应了解知识的背景,如导数概念的某些背景(瞬时速度、加速度、平滑曲线的切线等),概率与统计中应与实际生活中的背景相联系,贴近考生生活。对学生数学思维及运算能力的要求相应有所提高,不追求简单、机械地计算。注重试题解法的多样性和数学思想的体现,强化主干知识和学科上的整体性。

1.具体变化为(只列出不同之处):
考点  2007年要求  2008年要求  备注
三角函数  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  删除了这句话  适当降低了要求
数列(理科)  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文后增加了“或证明其他一些性质”  提高了综合能力的要求
直线和园方程  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删除了:“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适当降低了要求

2.难度要求:
整卷难度:易、中、难的比例为3:5:2(易题占45分、中档题占75分、难题占30分)
选择题难度:易、中、难的比例为:3:2:1(易题占6题30分、中档题占4题20分、难题占2题10分)
填空题难度:易、中、难的比例为:2:1:1(易题占2题10分、中档题占1题5分、难题占1题5分)
解答题难度:易、中、难的比例为:0:1:1(没有易题,中档题占3题34分、难题占3题36分。
3.分值分布:
选择题占40%(12题每题5分)、填空题占10%(4题样卷中没有具体说明每题多少分,故参照去年每题5分共20分)、解答题占50%(6题参照去年共70分:10分、12分、12分、12分、12分、12分)。
考纲对试题易、中、难的比例有了更明确规定,以容易题、中档题为试题主体,较难题占20%。文科试题“适当拉大试题难度的分布区间,试题难度的起点应降低,而试题难度终点应与理科相同”。这表明文理科试卷的难度差异将会加大,力求文理科学生成绩平衡。
  备考建议:对概念、性质、定理等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能走“过场”、赶进度,把知识炒成“夹生饭”,而应在“准确、系统、灵活”上面下工夫。基础知识是成绩提升的瓶颈,只有对基础知识有深刻理解和领会时,才能突破这一瓶颈,逐步形成基本技能,实现能力的提升。在复习中要注意归纳方法,掌握大众化的解题方法。

4.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2008年高考全国卷考点预测
题型  题号  考点  分值  难易程度  命题意图

选择题  1  集合的包含关系、交、并、补运算
及不等式的解  5  0.8  考查集合的基本知识及知识点的交汇
   2  复数的运算、共轭复数  5  0.8  考查复数的基本知识、方程的思想
   3  函数的奇偶性、反函数  5  0.75  考查函数基本知识的应用
   4  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第n项、求和公式  5  0.75  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基本性质的应用
   5  圆锥曲线的焦点弦  5  0.75  考查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及特殊值的处理技巧
   6  空间中的线面关系  5  0.75  考查空间中的基本元素间的关系及符号语言的应用
   7  三角中的正、余弦定理  5  0.70  考查三角函数的应用、方程的思想
   8  二项式定理  5  0.65  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基本知识
   9  分段函数、连续  5  0.60  考查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10  排列、组合  5  0.60  考查排列、组合知识的灵活应用
   11  建模、函数、图像  5  0.50  考查函数的建模能力、数形结合思想
   12  三棱锥的体积(最大、小值)  5  0.45  考查空间转化、运动的思想

填空题  13  向量、轨迹  5  0.70  考查向量的基本运算及轨迹方程
   14  概率、期望  5  0.65  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  均值不等式  5  0.55  考查灵活构造、运用均值不等式的能力
   16  球  5  0.50  考查构造数学模型、转化的能力

解答题  17  三角变换、图像、解析式、向量或
三角应用题  10  0.70  考查三角、向量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数形结合、
函数与方程思想
   18  底面为四边形的柱体或锥体或折叠
中的距离、二面角、线面垂直、平行  12  0.65  考查处理空间线、面关系的能力,运动的观点、探究、
开放的思想
   19  概率、分布列、期望  12  0.58  考查从摸球、掷骰子、扑克牌、体育活动、射击及生
产生活中抽象出的数学模型的能力,分类讨论的思想
   20  函数、导数、单调性、极值、切线、
不等式  12  0.50  考查交汇知识综合处理能力、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
方程思想
   21  双曲线、抛物线、椭圆相结合  12  0.45  考查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点、弦、面积、取值范围、
定值,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22  数列、导数、不等式、数学归纳法  12  0.40  考查综合、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考生的综合数学素质
注:文科卷只在此基础上作适当调整即可。


2008年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比
英语(大纲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大纲在Ⅰ考试性质部分:“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有一点点变化,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大纲在此的表述是:““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作用。”
在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Ⅳ题型示例
部分均无一字改动

关于《考试大纲》修订的说明,2008年度的和2007年度的只是把后者的年份作了改动,其余完全一样。


2008年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比
物理(大纲版)


一、  天津(理科综合卷)
《考试大纲》没有变化,试卷结构为:
8道单项选择题(8╳6′= 48′)+ 1道实验题(分3个小题)(16′)+ 3道计算题(56′)。物理共120分。

二、全国(理科综合卷)
《考试大纲》在“知识内容112项的单位制”中删除了“毫米汞柱”这个单位,其他没有任何变化,试卷结构为:
8道不定项选择题(8╳6′= 48′)+ 1道实验题(分1小1大两个小题)(17′)+ 3道计算题(55′)。物理共120分。


2008年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比
化学(大纲版)


08年全国理综(旧大纲版)化学科《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与07年对比,从总体要求来说没有变化,只是从语法角度对少量文字进行了修改,另外在《考试说明》能力要求的题型示例中增加了三道07年高考题。分别是在“观察能力”中增加了07年全国理综卷I第13题;在“实验能力”中增加了07年全国理综卷I第28题;在“思维能力”中增加了07年海南卷第17题。这反映了考试中心对这三道题考查方式的肯定,建议考生加大新增例题题型的训练

附新增例题:
[07年全国理综卷I第13题]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 I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 II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 I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 II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 I和平衡态 II时浓度不相等
[07年全国理综卷I第28题](15 分)
水蒸气通过的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CO 是 H2,还有 CO2 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O 和 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 H2SO4 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 NaOH 溶液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
(2)仪器 B 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 C 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ab—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 CO 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 H2 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07年海南卷第17题](9分)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丝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丝  0.7  50  20  36  250
4  0.10  丝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丝  1.0  50  20  35  125
7  0.10  丝  1.0  50  35  50  50
8  0.10  丝  1.1  50  20  34  100
9  0.10  丝  1.1  50  2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2008年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比
生物(大纲版)


一 内容
1 能力要求相同:仍然是让学生掌握四种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2 考试范围同07年
二 试卷形式与试卷结构
1 考试时间相同:理综仍然是150分钟。试卷满分仍然为300分
2 理综所含生物内容比例:仍然为24%(72分)
3 试题难度同07年:试题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一中等难度题为主
4 题型同07年: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简答题等题型(兰色的为今年新增的,07年虽然没说那么细致,实际上非选择题也是考了这几种类型)
5 组卷原则也相同:试题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2008年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比
政治(大纲版)


一 内容
1.考试范围同07年。
2. 能力要求相同:坚持能力立意,着眼知识运用,努力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二 试卷形式与试卷结构
1 考试时间相同:文综仍然是150分钟,试卷满分仍然为300分。
2 文综所含政治内容比例:仍然为100分。
3 试题难度同07年:试题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4 题型同07年: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5 组卷原则也相同: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2008年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比
历史(大纲版)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文综历史部分变化比较大。历史在考点安排、表述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以下将变化情况列举如下,提醒广大师生注意(新增的考点和表述变化为黑色部分;蓝色部分是和去年一样的标题(在这里出现是为了表述上显得完整一些);去年存在,今年删除的是红色部分)。
一、变化情况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1.先秦
西周的强盛
井田制
(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农业和畜牧业
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商业交通和城市
3.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均田制(今年删除)
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4.隋唐
(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府兵制与募兵制
(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商业和城市与社会生活
5.五代、辽、宋、夏、金、元
(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庆历新政
(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史学
6.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2)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明末农民战争
(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华侨与南洋的开发(今年删除)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现代史
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4)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去年考纲表述:北伐和西征)
天京变乱与重建领导核心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
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洋务运动
洋务派与顽固派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洋务运动的效果  
(3)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的经过(去年考纲表述:黄海、辽东、威海之战)
(4)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背景
康、梁的维新思想(去年考纲表述: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2)清朝政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去年考纲表述:辛亥革命的爆发)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4.北洋军阀的统治
(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
袁世凯专权与称帝(去年考纲表述:北洋军阀政权)
洪宪帝制(该条目今年删除,但内容还考,见上一行)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
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无产阶级的壮大
5.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五四运动的经过
(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北京政变
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5)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北伐军胜利进军及其原因(该条目去年是“北伐军胜利进军及其原因”,今年删除“及其原因”)
工农运动的发展
6.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
(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3)红军的战略转移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华北事变
瓦窑堡会议(去年考纲表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制定)
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
(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8.人民解放战争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9.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新中国的诞生及其历史条件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去年考纲表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
(4)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
10.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去年考纲表述: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
全国夺权和二月抗争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
1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徘徊中前进(去年考纲表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三部分 世界近代、现代史
2.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去年考纲表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
(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去年考纲表述: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从君主立宪派到雅各宾派(去年考纲表述:革命进程)
拿破仑帝国的兴亡(去年考纲表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
(4)美国的建立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去年考纲表述:美国独立战争)
英属北美殖民地状况和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4.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两条细目今年删除)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去年考纲表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过渡)
(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去年考纲表述:亚洲的觉醒)
(4)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建立(该条目今年删除)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西欧、日本、矛盾与问题(四条细目今年删除)
(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战后初期的苏联和亚洲人民民主国家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苏联的改革和挫折与东欧各国的变革(去年考纲表述:单独列为一目“东欧的变革”)
(4)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去年考纲表述: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及其发展,“及其发展”删除)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去年考纲表述: 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
(5)亚洲经济的发展
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去年考纲表述: 韩国和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10.世界格局的变化
(1)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条细目今年删除)
(3)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两条细目今年删除)
11.现代科学技术
(1)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二、备考建议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文综历史部分变化较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这是最近几年来变化最大的一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增加的内容较多,总共增加了35个考点,有些已经删除近十年的内容,现在又要考查,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  增加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注意与新课标内容对接。例如:经济方面的内容、近代化问题、史学等;
(2)经济方面的内容和近代化问题受到重视。例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增加北方部分),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和效果,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考查内容进一步细化)等;
(3)改革方面的内容增加较多。例如:庆历新政、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
(4)“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考查内容进一步细化。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受到关注。
2. 具体建议:
(1)新增内容在第一轮复习中没有复习到,有必要在二轮和三轮复习中重点补一补。
(2)新增内容应受到重视,考查的可能性较大,并应该用新课标的理念来审视这些内容,加强备考的针对性。
(3)经济方面的内容和近代化问题在今年高考考查的可能性最大,不仅是选择题会考查,大问题涉及的可能性也很大。
(4)“文化大革命”和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有可能会考选择题。
(5)注意新增加内容和主干知识的链接,注意加强这一方面内容的整合。例如: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前几次土地改革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思考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策的不断变化等。


2008年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比
地理(大纲版)


1.  考点的知识内容与07年相同,没有明显变化。
2.  题型近年来趋向稳定。样卷自06年以来一直保持一致,但07年的高考试卷与07、08年样卷明显不同,文综样卷地理为12个单项选择和一个学科内综合试题,而07高考全国文综试卷中地理为11个单项选择题和两个学科内综合试题,学科内综合试题中,一个为自然地理,一个为人文地理。知识面覆盖更广,更有利于考察学生的地理专业素养。估计 08年高考试卷与07年相同,仍为选择题11个,计44分,学科内综合题1-2个,计36分,三科综合仅有一个,计60分。具体到每个学科,问题的设置仍侧重于考察本学科知识。
3.  内容比例:三科的内容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比例相当,仍为每个学科100分。
4.  试题难度: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难度系数0.55-——0.60之间。
5.  组卷形式:选择题在前,综合题在后。同一学科、同一题型中按由易后难的顺序排列。
[最后编辑为liangkuai, at 2008-03-16 22:55:01]



Comments Feed Comments Feed: http://www.liangkuai.cn/feed.asp?q=comment&id=110
UTF-8 Encoding 引用地址: http://www.liangkuai.cn/trackback.asp?id=110